【文/楊茲珺】當你使出洪荒之力,終於買下人生第一間房,是否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呢?專家表示,假使有足夠自備款、評估好每個月合理的房貸支出,在台灣的「養房成本」其實相對低廉,每年要進貢給政府的房屋相關稅賦並不高。另外要留意有管理的集合式住宅,每個月則要額外繳一筆數千、甚至上萬元的管理費。
房貸年限愈長 還款總額愈高
養房有哪些必要的支出呢?首先當然是房貸。很少人買房是一次付現,尤其現在房貸利率處於歷史相對低水位,銀行搶著借錢給資產階級,只要有穩定工作收入,就算不申請政策性的優惠房貸也能夠享有低利率。不過,每個月支付的房貸本息金額,就與借款總額、償還年限密切相關。
過去銀行主推20年房貸,但為了因應高房價,有些銀行也推出30年、甚至40年房貸,假設以貸款600萬元來說,借款20年每月本金償還2.5萬元,借30年每月本金還1.6萬元,乍看每月還款金額是少了,但是整體支出的利息費用增加,而且民眾更要慎思,如果是30歲才買房,是否能夠一路還到60歲、70歲。建議還是不要超出自身能力購買房屋。
有房有地 每年都要繳稅
其餘的養房成本則是上繳給政府的稅負。治緯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地政士林筱涵說:「我們看到很多房子蓋很多、空在那邊,建商或屋主也不緊張,原因就是台灣養房稅負相對是低的。」林筱涵表示,有房族每年要繳的是「房屋稅」及「地價稅」,開徵日分別為每年的5月及11月。
房屋稅計算的公式是,房屋標準單價x面積x(1-折舊率x折舊年數)x地段等級調整率x適用稅率,拋開複雜的計算公式,除非你所住的房子周邊重大建設多,地方政府調漲路段率,原則上房屋稅是會隨著屋齡增加、房屋折舊而逐年遞減的。另外,也要留意自住的房子一定要申請「自用住宅」,才能適用較低的稅率。鴻毅地政士事務所所長謝志明舉例以高雄市30坪新大樓為例,目前每年房屋稅大約1~2萬元。
而地價稅的計價方式為公告地價總額x應繳稅率,由於公告地價為政府2年評定一次,與實價相差甚遠,因此一般住宅的地價稅也不高。林筱涵表示,養房還有一個容易被忽略的成本,就是住家管理費,現在一般集合式住宅都有委託物業管理,相關打掃、機電維護、管理人員薪資費用,平均分攤下來每個月也要2000~3000元、甚至更高,記得列入做預算控制。